工会援助情谊深 对口帮扶暖人心——山东工会对口援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春节前夕,西藏日喀则优质农特产品推介信息登上了“齐鲁工惠”APP,同时农特产品在省总工会机关食堂展销,全省广大职工的年货清单有了更多选择。这也是我省工会通过消费帮扶深化对口援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工会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全总部署要求,坚决扛牢对口援助重大政治责任,瞄准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海北州广大职工所需所盼,真情实意援助、真金白银帮扶。截至目前,省、市两级工会直接投入资金近3500万元,推动了受援地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当地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阵地建设暖人心有力度 受经费不足等原因影响,受援地工会服务阵地建设长期相对滞后。针对这一实际,我省工会将工会服务阵地建设作为对口援助的重点任务,实施“鲁工共建·工会驿站建设行动”,帮助新建、提升工会驿站、职工服务中心(站)、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170余处,阵地软硬件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实施高原职工氧吧项目,为30余处高海拔地区职工活动场所配备制氧设备,缓解了当地供氧难题。 在援助受援地工会的同时,省总工会一直挂念我省对口援助一线干部职工,每年向省援疆指挥部、省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省援青干部管理组拨付工会活动经费。为改善我省援藏、援青一线干部职工工作休息条件,2024年省总工会向我省援藏、援青干部管理组市、县驻地捐赠了11台微压氧舱,缓解一线干部职工高原缺氧状况,“齐鲁干部高原展风采 山东工会送氧保健康”成为省总工会关心对口援助一线干部职工的生动写照。 解决实际困难强服务惠民生 我省工会围绕解决受援地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扎实推进一批民生项目,提升了受援地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实施职工医疗互助援助项目,有力推动了喀什地区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的全面开展,减轻了当地职工的就医负担。实施帮扶救助项目,助力受援地工会开展送温暖、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维权服务等工作。实施消费帮扶项目,发动我省各级工会组织采购受援地特色农产品,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实施关爱职工会员义诊送光明项目,为海北州的眼疾患者提供免费手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眼科医疗水平。2023年积石山地震和今年定日地震发生后,省总工会第一时间向青海省总工会和西藏自治区总工会捐助资金,慰问受灾职工群众和救灾人员。一项项民生援助项目的实施,让更多受援地职工群众从对口援助工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开展教育培训提素质增本领 为受援地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是提高对口援助成效的重要保障。为此,我省工会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发挥培训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对受援地工会干部、劳动模范、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近五年来,已举办10余期受援地工会干部培训班和职工疗休养活动,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教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受援地近400人参加。同时,对受援地工会劳动和技能竞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等给予大力支持。两地工会干部、劳动模范、职工群众互学互助、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工会工作能力水平。 深化交往交流促团结结硕果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是做好对口援助工作的重要目标。我省工会把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架起“连心桥”,与受援地工会之间像“走亲戚”一样开展双向对接考察,逐步建立起多层级互动交流、常态化交往合作新模式,起到了密切联系职工、广泛凝聚人心的作用。一个个对口援助项目的实施,一处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对口援助成果惠及了受援地广大职工群众。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承载着山东与受援地职工群众的深厚情谊。